控制慢阻肺病情发展的4个维度,快来了解下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简称慢阻肺,COPD,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。 咱们同胞中的慢阻肺患者人数超过1亿 。 这种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,是持续气流受限导致肺部通气功能障碍 。 慢阻肺的病情控制,需要从4个维度,采取综合措施,而影像检查是评估病情变化的重要方法 。 咱们现在就给大家解释相关的要点 。
控制慢阻肺病情发展的4个维度,快来了解下
慢阻肺的病理表现,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。 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,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,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,危及生命 。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,是慢性咳嗽,病程初期,只是偶尔咳嗽,随后,咳嗽症状逐渐加重,尤其是早晨起床的时候,咳嗽更为频繁,部分患者会出现白色黏液痰,如果支气管炎急性发作,会出现脓性痰 。 气短和呼吸困难,也是慢阻肺的常见症状,早期是活动或爬楼梯后,出现症状,病情加重时,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呼吸困难,甚至需要依靠吸氧,维持呼吸功能 。
【控制慢阻肺病情发展的4个维度,快来了解下】
控制慢阻肺病情发展的4个维度,快来了解下
慢阻肺患者,以往的主要检查手段是肺功能检查,这种方法可以评价整体肺功能,但是,不能反映肺部的结构改变 。 近年来,影像检查手段日益丰富,定量CT开始广泛应用 。 定量CT,简称QCT,能够量化细微的肺实质变化,评估肺实质和气道的结构和功能 。 这种方法,是应用软件定量测量肺实质密度和气道结构的影像技术,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,提取肺组织、气管、血管的图像,建立肺组织的三维模型,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 。 QCT可以评估肺气肿的严重程度和分布情况,做出早期诊断,同时,还可以评估气道炎症情况,得到支气管壁厚度、气管腔面积、气管腔直径等数据 。 此外,QCT也可以进行肺血管损伤的评估,了解肺部小血管的形态学改变 。 这些客观的数据,可以准确地反映慢阻肺的病变进展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