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处理】果树用药药害及其处理


果树用药药害及其处理在果树生长过程中 , 因喷洒农药不当 , 便会造成果树药害 , 如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, 轻者影响果树正常生长 , 造成减产减收;重者导致果树死亡 ,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。 常见药害症状芽部药害果树发芽推迟 , 不能正常发芽 , 严重时部分芽变黑枯死 。 特别是核果类桃、杏等树种容易发生 。 叶部药害
【【处理】果树用药药害及其处理】药后1-2天 , 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色药斑 。 叶尖、叶缘变褐干枯 , 严重的全叶焦枯脱落 。 药后5-7天 。 叶片部分不规则变黄 。 严重的全叶变黄脱落 。
果实药害
药后3-5天 , 幼果果面出现红色或褐色小点斑 。 随果实发育膨大成圆形斑 , 但一般不脱落 。 有的药后7-10天 , 幼果大量脱落 , 严重的全树落光 。 7-8月份果面因出现铁锈色或“波尔多”药斑 , 红果变成“花脸”果 , 严重的影响果品等级 。
枝干药害
从地面沿树干向上树体韧皮部变褐 , 严重的延伸到2-3年生枝 。 5-7天后严重的全树叶片变黄脱落或干焦在树上;轻的部分主枝变黄枯死 , 部分受害轻的树 , 还能长出新叶 。 药害发生的原因药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农药的质量、使用技术、果树种类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。 农药质量不合格 , 原药生产中有害杂质超过标准 , 农药一般保质期两年 , 生产保存时间长 , 有效成分分解成有害物质 , 不仅杀虫、杀菌效果差 , 还易出现药害;农药使用过量 , 包括浓度过高、重复喷药 , 也易造成药害;农药混用不当 , 同时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 , 农药间相互发生化学变化 , 杀虫、杀菌效果低 , 还可发生药害;环境条件也是发生药害的重要原因 , 如喷波尔多液后 , 药液未干遇雨或气温过高等 。
补救措施
灌水喷水
如发现早 , 应立即喷水冲洗受害植株 , 以稀释和洗掉粘附于叶面和枝干上的农药 , 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 。 此项措施越早越及时效果则越好 。 若是土施呋喃丹颗粒剂等内吸药剂而引起药害 , 应及时采取排灌洗药的措施 , 即先对果园地表进行大水漫灌 , 再灌1-2次流动水 , 以洗去土壤中残留的农药 。
喷药中和
如药害造成叶片白化时 , 可用粒状的50%腐殖酸钠(先用少量的水溶解)配成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;或用同样方法将50%腐殖酸钠配成5000倍液进行灌溉 , 3-5天后叶片会逐渐转绿 。 如因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离子产生的药害可喷0.5%-1%的石灰水溶液来消除药毒;如因石硫合剂产生的药害 , 在水洗的基础上 , 再喷洒400-500米醋溶液 , 可减轻药害;使用乐果不当而引起的药害 , 可喷施200倍的硼砂液1-2次;若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、菊酯类、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造成的药害 , 可喷洒0.5%-1%的石灰水、洗衣粉溶液、肥皂水等 , 尤以喷洒碳酸氢铵碱性化肥溶液为佳 , 不仅有解毒作用 , 而且可以起到根外追肥 。 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 。 不管是喷洒碱性物质还是碱性化肥 , 一定要注意适量 , 以免浓度过大而加重药害 。
及时追肥
果树遭受药害后 , 必须及时追肥(氮、磷、钾等化肥或稀薄的人粪尿) , 以促使受害果树尽快恢复长势 , 如药害为酸性农药造成 , 可撒施一些草木灰、生石灰 , 药害重的用1%漂白粉液进行叶面喷施 。 对碱性农药引起的药害 , 可追施硫酸铵等酸性化肥 。 无论何种药害 , 叶面喷施0.3%的尿素溶液加0.2%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, 或用1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喷施 , 每隔10-17天1次 , 连喷2-3次 , 均可减轻药害 。 注射清水在防治天牛、吉丁虫、木蠹蛾等钻蛀害虫时 , 困用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药害 , 要立即自树干上虫孔处向树体注入大量清水 , 并使其向低处流 , 以稀释农药 , 如为酸性农药药害 , 在所注水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, 可加速农药的分解 。

推荐阅读